服务热线:0527-84568818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员风采
王新平:36个上岗证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7-04-17 10:43:59  |  分享加入收藏关注:

cc46ec38f9dfdaba9f77fb98ff4cee2b.jpg

王新平在认真查阅技术资料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元测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新平,既是公司的领导成员,又是一个求真务实的业务专家。工作22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测绘工程高级工程师和环境工程工程师,支撑他三个职称的是他36个上岗证,这些证件的背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考证的背后是不断地创新自我

20055月的一天,王新平到元测股份公司的前身——宿迁天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上班。

凭着自己在扬州大学学习的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王新平认为走上工作岗位,应该是满怀壮志展翅高飞了,可现实与他的想法完全不同。

  公司的一位老职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要做好建设工程检测工作,仅靠大学里掌握的那些知识远远不够,在工作岗位上,既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还要考新的专业检测上岗证才行。老职工的一席话,给王新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为了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知识根基,王新平报名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土木工程,3年时间把本科文凭拿到了手。2015年,王新平又在江苏开放大学网上报了名,学习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可以说与土木工程没有任何连接点。王新平硬是要挑战自己,他要去探索并掌握一门新的知识,是为了公司的业务扩展,也是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他清楚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新形势,就必须去拼搏,就必须去啃硬骨头,就必须去汲取新的专业营养。

王新平永远不会忘记,他在岗位上考取的第一个上岗检测证。那是2005813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他终于通过了新的专业考试,拿到了防水材料检验检测上岗证,当时他轻轻地抚摸着烫金封面的证件,望着窗外温暖的阳光,心里真的是特别高兴。他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用行动证明,我能,我行,我成功。在建设工程检测的岗位上,我是一个合格的兵!

从此以后,工作的需要就是王新平的努力方向。12年时间,他先后考下了36个检测证,平均每年考下了3个证。

考证的背后是默默的奉献

有人说王新平是个考试专家,的确是这样,他参加的考试,几乎每次都是顺利过关,可又有谁知道,他的每个上岗证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智慧。

先说他付出的时间。在一般人看来,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无非是忙家务,会亲朋,陪孩子,或者去做一件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在王新平的时间表上却是这样:每天晚上的710点,是他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段,吃完晚饭,就把卧室的门一关,打开电脑,查阅资料,阅读专业书籍,写下学习笔记,梳理有关重点线索,不知不觉就到了夜里十点多钟。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步骤,这样的习惯,对于王新平来说,是最平常的。

王新平为了工作为了学习,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当提起陪伴爱人和孩子时,他脸上涌起满满的愧意。爱人曾经问过王新平,公司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吗?王新平说,有啊,只是手头的事太多,就得多挤点时间去做。多少年了,爱人也看惯了他每天回家后的那个忙乎劲,开始还问问,后来就再也不说了,随他忙去吧。

儿子上幼儿园时,最爱看动画片《西游记》,神气十足地模仿孙悟空的动作,整天吵着要去看看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王新平先说以后抽时间去,后来还是说抽时间去,10多年过去了,一直未去成。爱人为此事埋怨了他多少次,儿子说他说话不算数。连云港的花果山,离宿迁仅仅100多公里,出门就是高速公路,自家又有车,哪个孩子不想去看看那花果山,那水帘洞,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如今儿子已经读高二了,儿子反过来非常懂事地安慰妈妈,等我高中毕业了,我陪你和爸爸一起去连云港,说的王新平笑了,可那笑容里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

为了工作,王新平还经常向外地的专家、学者请教。南京方正检测有限公司的卞总工程师、镇江建筑工程检测公司的王总工程师、昆山正大检测公司的陈总、徐州睢宁建设工程监测中心的高主任,王新平在电话里在电脑上都多次请教过有关技术问题,这就是王新平的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

考证的背后是倾力地培育团队

王新平考证,紧紧地围绕公司业务拓展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是为了培育团队的整体素质。因为每当考取新证之后,他都要带领大家探索新的工作层面,总结新的工作经验,写出新的工作论文,为团队的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王新平是公司的技术总监,整个工作既多又细,他的旗下有5个所,即建筑材料检测所、节能材料检测所、基桩检测所水电检测所、环境检测所。20多人的一个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都能够熟练地驾驭各种检测技能,都能及时地考下新的上岗检测证,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养成了一种浓厚的研究业务氛围,在一线的实践中,十分注重撰写业务论文,在省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从实践中构思论文的理性思路,又用理性思路来指导实践,形成了一个由高到精的创新循环。

汤晓东,水电检测所所长,现在的职称是工程师,为了下一步申报高级工程师,就如何写有一定分量的业务论文,多次向王新平请教。王新平根据自己的体会,向他讲授论文的写作路径,比如在充分掌握规范性的程序操作的基础上,吃透质量手册的内容,同时认真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把要解决的难点梳理出来,把要创新的节点剖析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占有写论文的丰富素材,才能在确定主题之后写起来得心应手。汤晓东根据他的指点,2016年,就写出了《电线电缆检测方法路径剖析》和《建筑外窗节能影响与检测》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陕西科技与创新》、《山东居业》专业杂志上,在业内引起了较好的评价。

节能材料检测所女职工闻艳,准备报评工程师职称,王新平告诉她,要在每次检测工作中,注意记笔记写体会,还要注意学习专业杂志上发表的优秀论文,又要研究国内外同行业中最前沿的学术观点,这样写出的论文才能够与众不同。在他的指点下,闻艳写的论文《新型建筑墙体节能材料检测剖析》,已经在《低碳地产》杂志上发表。

据统计,王新平20多人的团队,目前已有高级工程师 3 人,工程师 8 人,最近3年,共发表论文32篇,其中有 1 篇获得省市级奖励,这些论文,对于推进公司的技术工作,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的。

王新平考证的背后故事,每一个都耐人寻味,每一个都写满忠诚,每一个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新闻动态  / NEWS
企业介绍  /  INTRODUCE
业绩展示  / SHOW
苏州分公司  / SUZHOU
Copyright © 2013-2017 元测检测技术(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10421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