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测研究生工作站导师风采——段蕊:25年深耕水产胶原蛋白
发布日期:2025-01-06 09:37:46 |
分享
加入收藏关注: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达到7116万吨。在此数据的背后,是我国捕捞、养殖与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与庞大规模。与此同时,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或废弃物如何利用,成为水产品加工行业不得不重视的紧迫问题。
在我国的沿海及湖网地区,每天都有被加工剩下的鱼皮、鱼鳞等送往鱼粉厂、垃圾场。当人们已经对这种处理水产“下脚料”的方式习以为常时,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教授段蕊,却对这些“垃圾”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目前已持续了25年。
在段蕊的眼中,这些水产品加工中产生的鱼皮、鱼鳞等,不但可以作为高档的食品、保健品的原料,还可以应用于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蕴藏着极大的市场价值。
段蕊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后获得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科学博士学位。在江苏海洋大学,她一直从事水产品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早在2005年日本留学期间,段蕊就了解到水产胶原蛋白在日本市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深入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1999年开始,段蕊从事水产品深加工基础研究,迄今为止,她先后主持了鱼鳞胶原蛋白肽功能性食品、水产胶原蛋白热稳定性研究,以及化妆品用水产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成纤维功能、专用水产胶原蛋白制备等研究开发课题。申请的水产胶原蛋白制取、水产胶原蛋白结构和功能测定等方面的专利十余项获得了国家授权。其中,大分子胶原蛋白的提取和精制工艺,在医疗和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将对水产胶原蛋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突破性的推进作用。
在读博士期间,段蕊的导师今野久仁彦教授提出 “夏季水产肌原纤维蛋白的热稳定性高于冬季的蛋白,这个现象在胶原蛋白中可能 也存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段蕊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通过3年多的样品采集和实验研究,证明了水产胶原蛋白(淡水鱼类)的热稳定性确实与季节相关,且其差异的原因与其亚基组成有关。该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FOOD CHEMISTRY》,不仅对于产业化过程中按季节对水产品做不同的处理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胶原蛋白热稳定性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解释。
一次在美国与康奈尔大学Regenstein教授交流时,Regenstein教授激动地说:“一直以来,我们对不同时期的样品提取胶原蛋白的性质差异感到十分困惑,没想到你们发现了季节对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做出了证明。”
段蕊说,最初,他们在实验室中,参照国外文献中的做法,对水产“下脚料”进行精制与提纯,虽然实验成功了,但却存在所需试剂贵、纯化过程繁琐、实验耗时长而获得成品量少的缺点,不利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运作。于是,她和团队又用了3年多的时间,成功研发出一套提取成本低、产量高的精制工艺,使水产胶原蛋白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的完成,段蕊意识到研究应该更贴近市场,产品要满足消费者需求。2016年,通过宿迁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元测检测技术(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特聘段蕊教授作为公司“创业、创新”的领军人才,担任元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进行水产胶原蛋白的研究开发,同时拓展检测范围,增加食品检测内容,向食品有害农残快检领域拓展新的业务,并在2019年成立了宿迁市生物工程研发中心,2020年元测股份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先后开展了水产胶原蛋白热稳定性检测、改善关键技术和水产胶原蛋白推广及应用关键技术,研发出了胶原蛋白复合肽解酒饮料、胶原蛋白肽奶茶固体饮料等,关键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有效提升了元测股份的产品档次与市场竞争力。
在段蕊教授的带领下,元测公司先后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海洋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江苏省海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段蕊,不忘初心,正率领团队激荡更加磅礴的力量,去探索水产胶原蛋白更加高远的天地!
(元语)